在海外工作的朋友幾天前在臉書PO了一則心情留言,說自己在半夜回郵件,卻立刻收到兩封老闆回信罵人,覺得自己做了蠢事....(顯然老闆罵人的原因是跟工作內容有關,如果是因為朋友半夜不睡覺還在工作,那我就要給老闆一個讚了)。
我說,半夜不該開公司信箱吧?他無奈回答,公司發iPhone就是讓你隨時check郵件的。
真的是這樣嗎?(很想打聽一下,哪間公司有這一條規定?)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隨處可連網的WiFi或吃到飽的3G,我們好像越來越無法Offline離線生活;為了確保訊息不漏接、或感覺自己與這世界還保有一絲連結,我們更頻繁地check email、隨時察看臉書的更新訊息(同時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按讚),只要聽到LINE或WhatsApp傳來提醒聲,便忍不住放下手邊的事,滑動手機確認訊息。看起來我們好像不斷地跟他人互動聯繫(在虛擬世界裡),但拉長時間來看,這些大量「回應式」的訊息,往往既不重要、亦不緊急,而我們卻放任它一口口蠶食掉我們最寶貴的時間。
有一部份人會為自己具有多工 (multitasking) 能力而感到沾沾自喜,但記憶力衰退(特別是短期工作記憶)、做事效率變差(實驗顯示,分心做事不但成果品質較差,所耗費的總時間也比專心做事多出25%)、越來越沒耐性、無法專注思考,拉長時間來看,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成長等,卻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我覺得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工具,關鍵在於人們怎麼使用它;把問題怪到工具很容易,但真正的問題在我們。在資訊量呈指數性增加的現代,如果我們被動地隨波逐流,放任自己被科技與人性帶著走,那麼我們注定了要在資訊的洪流裡滅頂(我想起莊子內篇養生主那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在「管理你的每一天」這本書中,幾位成功人士分享了他們的作法:建立工作模式:固定的工作頻率、補充體力、留下專心時段(關掉所有無關的程式),適時獨處、讓大腦休息、謹慎使用社群媒體(有自覺、有意識的聯繫),以及科技安息日(Technology shabbat)等。概念聽起來都很簡單,困難的地方在於實踐。
實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時間的持續,變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習慣。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說得好: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refore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重覆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一種習慣。)
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選擇把注意力放在哪裡。
另外一本比較有重量的書是心理學家 Daniel Goleman 所寫的「專注的力量」,這本書的寫作風格與 EQ 類似,從注意力的基本性質開始,談認知科學、集中、選擇性注意力、開放意識,以及如何指引注意力向內監督與管理心智活動。如何透過自我覺察來培養自我管理與同理心等等。
關於注意力的好消息來自神經科學的實驗室與學校的教室,他們發現強化這種心智「肌肉」的方法。注意力的運作方式很像肌肉,不加鍛鍊就會萎縮,好好鍛鍊就會成長茁壯。
我覺得閱讀這本書本身就是一種專注力的練習。不專注,很難繼續讀下去。
下一步,就是按照書中附的小冊子,開始訓練大腦專注。從短期注意力練習開始,選擇一件事,專注地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