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蘿‧葛拉罕 Carol Graham
譯者:吳書榆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3/08/06
《幸福經濟學》的研究用意不在取代現行以收入為基礎的福利衡量指標,而是要以更廣義的衡量方法與之相輔相成。同時,藉由敘述性偏好 (expressed preference)而非顯示性偏好 (revealed preference),來衡量不同事物所帶來的價值高低。
我必須承認,這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書中充滿各種論證、大量的資料引述以及學術分析,目的是帶領讀者走過整個研究過程,對於急著想看到結果的讀者,可能會有些失望。
首先,幸福是什麼?從哲學層次上,邊沁學派與亞里斯多德學派有不同的觀點。前者認為幸福是指生活上享有最大愉悅和滿足(快樂效用),後者認為幸福是過著富有意義或目標的人生(生命評價)。此外,天生的性格、能力、環境、背景、接觸或經歷過的事物、文化差異、集體責任感、適應力 與改變等,對幸福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也讓幸福指標的發展更為複雜了。
《幸福經濟學》不僅從生活現象探討幸福,並以質量並重的科學研究,完整論述了什麼使人痛苦、什麼使人幸福,並揭示尚待解決的問題,更引導我們深入思考,要更看重「機會」還是「結果」?要更重視「成就」還是「過程」?包括應該比較在乎現今人民的幸福,還是多考慮後代子孫?政策應該聚焦在減少貧窮的悲慘局面上,還是注重提升已經相對幸福者的福祉水準。除了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如何能增進國民幸福毛額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福祉指標 National Well-Being Indicators 可以怎麼制訂呢?
幾個有意思的發現:
- 穩定的婚姻、良好的健康以及足夠(但不要過多)的收入,都對幸福有益。至於失業、離婚以及經濟不穩定都會摧殘幸福。
- 通膨和失業對幸福有負面影響。失業引起的不幸福感,遠超過通貨膨脹或收入短少的效果。
- 信賴和自由都會對幸福造成正面影響。
- 收入會影響幸福,但是,在基本需求滿足之後,收入以外的因素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比方說不斷增加的渴望、相對的所得差異以及利益的穩定性等等。然而,多數政策都是根據收入基礎的福祉指標來訂定,因而會過度強調多增加收入對於福祉的重要性,並低估了其他因素(如健康、家庭及穩定的工作)。
- 研究顯示,個人在金錢領域的適應力高於非金錢領域。加薪引起的幸福感大約持續一年,但升職引起的幸福感則可持續至少五年。(適應在此指的是習慣、接受並習以為常)。
- 某些與生俱來的幸福樂觀是好事,而且有助於滿足和追尋人生的方向,但過多的幸福感則可能會流於自滿,而自滿通常會和健康狀況較差以及在勞動市場上表現較遜色等結果有關。
- 窮人比較重視友誼帶來的幸福感,而富人比較在乎工作與健康。
- 幸福的轉捩點是45~50歲,過了這個時間點,只要健康及伴侶關係穩定,幸福感就會隨著年齡而增長。
- 醫療落後的肯亞人民,對他們的醫療照護系統的滿意度和美國的受訪者一樣高。
- 宗教信仰強烈的地區,平均來說比較容易感到幸福。
- 肥胖的人不幸福,但當身邊有更多肥胖者時,他們就沒有這麼不幸福了。
- 貪污所帶來的不幸福感,亞洲國家的人民並不如歐美國家強烈。
- 在犯罪率、腐敗以及貧窮程度嚴重的阿富汗,當地人民的幸福程度比世界平均值還高。
- 個人比較容易適應讓人不快的確定局面,比方行動力、低收入以及嚴重犯罪或貪污,但比較不能適應不確定性,比如痛苦和焦慮,快速或不穩定的經濟成長,以及快速變化的犯罪率。